乡村四时好风光,大美春光在路上。
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文化振兴。5月27日,中山文旅云平台联合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一起去“村”游亲子公益活动。
本期“村”游南区曹边村炮火洗礼的古建筑,探访“革命空军之父”杨仙逸将军的祖居,学习中山沙涌非遗传承马家枪。走美丽乡村,品非遗文化,感受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进入曹边村的村口就见到一个古炮台,岭南从来都是侨乡文化盘踞的地方。除了开平佛山碉楼外,上世纪初,曹边的一些大户人家会在村边建造炮楼,给自家兴建碉楼,捍卫全村和自家的安全。如今炮楼顶部已残缺,墙壁也是斑驳陆离。从远处眺望,炮楼在绿油油的稻田之上,远处则是青幽的山林,使得灰褐色的炮楼更为惹眼,成为曹边村最为“养眼”的一道风景。社工讲述曹边学校的校史,中山著名侨乡支持家乡发展的故事。在村子拐角处,还保存着清末民初的“消防水车馆”。
从曹边村到北台村,中间只隔着一道栅栏。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台村涌现出杨仙逸、杨官宇、杨孟东等一批出色军航人员,成就了北台村“中国空军之乡”的美名。沿着整洁的村道,行至著昆街39-41号,站在齐肩的白色围墙外向内望去,一座掩映在重重绿影后的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广府民居映入眼帘。这里便是“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的祖居,由其父—檀香山著名爱国侨商杨著昆兴建。房子坐西北向东南,青砖墙,硬山顶,砖木结构,灰塑彩画依稀可见,具有典型的清末香山民居建筑风貌。在社工讲述中,我们得知百年间“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的爱国华侨故事,还有“乐士文”飞机和“志在冲天”横幅的由来。人生有年轮,小村有节奏。百年前的传奇如今再次听到,仍热血沸腾。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中山沙涌村,感受非遗传承马家枪。沙涌村有着900余年历史,宋帝遗迹牌坊、镇龙阁、马应彪纪念公园等历史古迹 。 “马家枪”首见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是传统枪法体系中重要流派之一。据传,沙涌马家枪由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创,为马氏后裔代代相传,在传承人的努力下,南区沙涌始终活跃着一批“马家军”。“以棍法为皮肉,以枪法为神骨。身如轻风随云,手似青蛇渡水。这是‘马家枪’招式的特点。”沙涌马家枪传人马钰泉师父介绍道。随后女学员表演起枪法,红缨翻飞,英姿飒爽,赢得阵阵掌声。
本期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农村的历史变革,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探索精神,为振兴美丽乡村努力学习。
图/钟潇彧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