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镇不断创新慈善超市运营模式,让市民行善更便捷
爱心接力“中转站” 慈善文化“播种机”
发布时间:2024-11-07 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古镇,有这么一家超市,对普通顾客来说,到超市购物,既是消费也是献爱心;对志愿者来说这里是锻炼能力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平台;对困难群体来说,超市是他们温暖的“家”。这家超市就是古镇镇慈善超市。

■爱心接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走进位于古镇镇文化公园的古镇镇慈善超市示范点,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架,有平价的洗衣液、柔顺剂、洗衣粉等日用品,也有八宝粥、学习文具、特色手工艺品等实用货物,物美价廉。每天8点30分开店,总能吸引一众市民前往选购。

市民苏先生是附近晨练的居民,他说,虽然古镇镇慈善超市目前商品并不多,但胜在价格实惠,而且每一笔交易都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经常锻炼完会进来看看,遇到自己刚好需要的会优先在这里购买。购物和献爱心两不误”

古镇镇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魏颖珊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古镇镇紧盯群众需求,通过链接古镇镇红十字会、古镇镇慈善会、广东狮子会等爱心资源,超市货架正不断丰富。截至今年10月,古镇镇慈善超市接受捐赠物资2300余件,物资种类多达50余款,链接慈善资源价值3万多元。超市除了日常通过义卖募集善款,用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以外,困难家庭群体每季度还可以按标准领取生活用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慈善超市成为市民身边爱心接力的中转站。

今年12岁的小锋(化名)是古镇镇的一名孤儿,自从父母车祸去世后与奶奶相依为命。古镇镇“双百”社工区志恒说,小锋话语不多,内心却十分阳光,古镇镇慈善超市开业后,除了每季度到超市按标准领取一定的生活用品外,他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在学习之余帮助有需要的人。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在即,区志恒在开展日常探访时看到小锋的文具十分简陋。于是,特别从古镇镇慈善超市为小锋链接了一个“开学大礼包”。捧着崭新的文具,小锋表示将更加努力学习,力所能及地参与志愿服务。

对于爱心人士邓秀琼来说,古镇镇慈善超市的开业让她感到方便。邓女士是一名女企业家,2011年开始她每年坚持向中山市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捐赠物资帮助有需要的人。今年10月,经朋友推荐,她来到古镇镇慈善超市,购买了51袋小农粘米和102瓶花生油,希望工作人员将爱心物资用以慰问镇内的低保和特困对象。“我的生意在古镇镇起步,过去不知道这家慈善超市。如今通过这平台,可便捷地帮助古镇镇父老乡亲,我感到很高兴。”邓女士希望古镇镇慈善超市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和自身建设,她愿意带动身边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来行善。

■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氛围

“除了为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体搭建了一个爱心的中转站,我们慈善超市还通过‘走出去’,不断散播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的慈善文化。”魏颖珊说,中山是一座博爱之城、慈善之城。在市民政局指导下,古镇镇慈善超市不断拓展功能,充分激发全民慈善的热情,拓宽全民慈善的路径,让市民行善更加“触手可及”。

如古镇镇慈善超市通过在商圈、文化公园、社区公共空间启动了“小小售货员”系列活动。亲子家庭通过进行小小售货员体验志愿服务,模拟售货员接待顾客、整理柜台商品等,让社区儿童沉浸式体验爱心商品买卖和兑换活动。截至10月11日,项目已开展活动16期。家长蔡伟杰带着孩子蔡孜骏和蔡咏彤已连续参加了2期活动。“孩子们分别在读一年级、二年级,正是认知世界、感知社会的时候。我相信,从小在她们心中播下一颗向善的种子,一定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蔡伟杰说,活动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如今的她们,更加考虑别人的感受,平时读完的绘本和课外书,会向家长主动提出要捐给慈善超市。”蔡伟杰表示,未来,将带着孩子参加更多慈善活动。

除了“小小售货员”品牌活动,古镇镇还依托慈善超市平台,紧贴社区康园中心的地理优势,为残疾人提供超市实操培训服务,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接受商品货架整理、收银系统操作、日常超市运营等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参与培训的残疾人根据服务时长,领取、兑换超市的物资。同时,慈善超市提供残疾人手工作品代售服务,助力残疾人增收。

古镇镇慈善超市还招募和培育一批志愿者,畅通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渠道。志愿者凭服务积分还可以在超市兑换产品,真正把助困、助老、助残等服务延伸到街坊群众的最后一米。

“还有一个多月我们慈善超市就运营一周年了,如今在古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可慈善’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魏颖珊说,下一步,古镇镇慈善超市将在中山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不断创新运营模式、规范运营管理、做好信息公开和队伍建设,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加强超市的自我宣传和推广,把慈善超市建设得更好。

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钟民轩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