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古镇镇海洲村大华工业区一期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封顶,引进生物制药和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企业的工作同步进行。这是古镇镇“工改”速度的一个缩影——古镇镇工改“半年考”交出亮眼答卷,拆除整理457亩,完成全年任务的91%。值得注意的是,古镇镇的工改不仅清拆的速度快,而且做到了拆、建、引三者有机结合 。
古镇镇是中山市的传统工业重镇,工业净用地仅有1.2万亩,而且85%以上已经得到开发。盘活低效工业园土地,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成为古镇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1月4日上午,在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上,古镇镇领到全年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园不少于500亩的任务。当天下午3时40分,两台挖掘机和一辆洒水车就开进古镇镇冈南村31号地块。随着一声令下,面积为42.88亩的低效工业园开拆,古镇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就此拉开帷幕。
“工改”改什么、怎么改?古镇没有经验。鉴于此,古镇工改指挥部先后派出6批党员干部前往顺德调研取经。最终,符合古镇实际的“投资、建设、招商、运用、管理”五位一体的“工改”路径被确立下来。
时间快进到4月15日,古镇镇在曹二村和曹三村分别举行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集中动工拆除仪式,这次清拆的总面积达到了311.44亩。至此,古镇镇拆除整理总面积不少于500亩的五个“工改”项目全部开拆,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计划有条不紊进行。
“工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清拆了,不知道怎么建厂房,或者建好了厂房不知道如何招引项目都行不通。正是基于这一系统化考虑,每个地块清拆之前,古镇镇都已确定好了产业定位以及优先招引哪些项目。比如曹二村工改项目新建1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定位是“智慧产业园”,主要引进的产业是智能制造和灯饰配件。而曹三村工改项目定位是“智兴产业园”,投入7.5亿元,新建40万平方米,容积率不低于3.0的高标准厂房,用于LED新材料研发制造、通用照明制造、智能家居制造等。
对于“工改”,古镇镇党委政府非常开明,只管大方向、提供大服务,至于产业的定位,引进的企业以及合作方式等都由村一级说了算,这也是古镇镇工改推进较快的原因之一。
大华工业区“工改”项目,从头至尾均由海洲村做主。海洲村审时度势,率先采取村企合作的模式,将原大华工业区改造升级为嘉隆置业科技园。高标准厂房建好后,嘉隆置业将自带生物医药和芯片制造等高新企业入驻。科技园占地面积超过133亩,预计年产值15亿元,纳税将突破4000万元。
从上半年情况看,古镇镇重点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工改推进过程,坚决走群众路线,做到了镇村和群众同心、同频、同向;二是古镇从实际出发,把拆、建、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拆的过程就是建的过程,建的过程就是招引项目的过程;三是古镇非常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再塑。工改过程需要把各方利益格局打破甚至揉碎,而后再重塑起来实属不易,但是,古镇做到了各方利益都能均衡兼顾,没有出现一宗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