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阜沙丰联村打造“榕创丰联”文化品牌,开创乡村治理新举措
实事“榕易办” 街坊“乐榕榕”
发布时间:2024-04-16 来源:中山日报


   “榕妈妈下午茶”主题妇联宣讲活动。受访者供图

为落实中山关于“万棵榕树进乡村”工作部署,并结合“百千万工程”建设和“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实际需要,阜沙镇丰联村积极开展打造“榕创丰联”榕树头文化品牌,举办“榕易办事”“榕入乡情”“榕妈妈下午茶”“榕下讲坛”“普法课堂”等特色活动,成为学习发展“枫桥经验”的新思路、新举措。4月15日,记者走进阜沙镇丰联村,探访该村的“榕树头”文化。

●建榕树文化公园  树乡村文明新风

在古朴安静的丰联村,记者看到,村中几棵老榕树下摆放着休闲石桌、石凳,周围进行了绿化基础和硬底化建设。榕树周围,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乘凉聊天的好去处。

“榕树头承载了许多村民的记忆,他们喜欢到老榕树下乘凉、休闲娱乐。村里希望对榕树周围进行美化改造,给村民打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榕树头文化的生机保持下去。”阜沙镇丰联村“两委”班子成员冯钊杰介绍。

中山种植榕树的历史悠久。2023年12月,丰联村对村中老榕树推行“焕新计划”,全村可改造老榕树共有9株。目前,丰联村已对5棵老榕树进行全面“焕新”,其中包括2棵树龄超过百年的老榕树。村里请园林技术人员对树冠进行修剪,在树下配套一定的草坪、绿植、石桌、石凳等,对每株榕树因地制宜建造树头花坛,树荫下地块进行适度硬底化,初步建成榕树文化小公园。

今年70多岁的村民黄庆伟告诉记者,他家是紧邻丰联村17队榕树文化小公园的第一户人家。家门口的榕树文化小公园被建设为“榕创丰联”项目的活动地点,他自觉受益良多。

丰联村属于养殖、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落。村中老人每天早起忙农活;下午2时许,老人就走出家门,和一帮老街坊聚集在榕树下乘凉对弈;下午4时许,老人又再次散去各自干起家务,接送孙辈放学;吃完晚饭,村民一家大小走出家门听听咸水歌、看看粤剧,其乐融融。“活动地点就在家门口,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都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黄庆伟表示。

曾经,丰联村17队榕树文化小公园选址处是一处违建窝棚、杂草丛生的空地;如今,杂草荒地华丽转身为干净整洁的榕树头小公园。一个个榕树文化小公园,串珠成链,通过“榕创丰联”项目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成为丰联村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

●榕树头听民意  为村民办实事

“村里老年人普遍不会用智能手机,在榕树头听取他们的意见,更直接,更接地气。”冯钊杰表示,榕树头小公园已逐渐成为丰联村助推中心工作、回应民生关切、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

80多岁的村民卢桂荣平时出行主要靠公交车。今年3月,在“榕易办事”之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上,卢桂荣向阜沙镇人大代表反映,村中公交线路371在村中站点较少、班次不密,由于修路原因,要走非常远才能到达。听取意见后,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和丰联村“两委”非常关注,迅速协同双联双助共建单位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协商,在丰联村三阜路与大有6队、丰联村民委员会两处交界增设公交站点。

公交线路371增设公交停靠站点后,大大缩短了村民的出行时间。黄庆伟直言,每次从河边的家中前往村委门口的公交站乘车,至少需要步行10分钟,对于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相对吃力。“自从公交线路371增设停靠站点之后,群众出入更方便了。”

据悉,2024年以来,丰联村积极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榕创丰联”系列——“榕易办事”“榕入乡情”“榕妈妈下午茶”“榕下讲坛”“普法课堂”等多个榕树头文化特色品牌,组织集聚市、镇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组团式服务,在榕树头下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村民教育、科普宣传、文艺表演、体育健身、学雷锋等活动。截至4月15日,“榕创丰联”已开展系列活动共12场次,服务总人次约219人。

见习记者 高倩荷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