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汇聚合力,中山南头多个“工改”项目将启动
发布时间:2023-09-12 来源:南方+

记者从中山市南头镇了解到,近期,该镇7.99亩黄达勋项目、6亩冈山项目、14亩高和项目、4亩南城社区汲水集体土地改造项目、11亩广诚项目等一批小型“工改”项目近期即将启动建设,以“聚沙成塔”的形式,成为南头“工改”的“助推器”。

9月6日黄达勋低效工业用地项目拆除现场。

“工改”步入深水区,项目需求更加个性化

南头镇是中山的工业重镇,也是中山面积最小的镇,土地面积仅为28平方公里。然而,南头镇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86%,土地供应日趋紧张,且镇内存量工业用地也非常有限。

以即将动工的高和项目为例,中山市高和电器有限公司在南头镇占地约14亩的厂房已经使用了超20年,容积率仅0.64,年产值约1500万元,年税收约为60万元,且部分厂房的手续不全,亟须升级改造。

“因此,‘工改’已成为南头镇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面临的困难却不容小觑,其中就包括土地权属复杂、收储资金不足、改造成本难平衡、历史遗留问题突出,还存在既得利益群体和市场主体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南头镇党委副书记、市派驻南头镇“两大攻坚战”工作组组长马生江介绍。

中山市高和电器有限公司工业项目效果图。

今年以来,进入“工改”深水区的南头镇遇上了新的难点,企业个性化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企一策’的方法,组织市工改组和镇工改专班及时深入企业和社区,进行政策专题解读和转化。”马生江介绍。同时,该镇工改组还采用了A、B、C角色建立项目小组,帮助企业掌握自主改造的各项流程和时间节点。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用“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直通式、定制化方式开展服务。对于一些项目容积率较低、投资强度不够的情况,工改组动员企业进行增资扩产,协助规划调整改造方案,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工改组的协助下,高和项目即将动工,改造后将用于生产智能化家电及家电配套产品、电子信息科技、新材料等产品,在符合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容积率不小于3.4,年产值将达到2500万元,年税收将达到200万元。

“聚沙成塔”汇聚“工改”合力

项目需求及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南头镇如何凝聚各个“工改”项目的合力?

“我们形成了‘聚沙成塔’的理念,这代表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也是南头镇近期‘工改’的最好写照。”马生江表示,南头镇各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制定各类方案。

例如,政府挂账收储是打造连片现代工业产业园的理想模式。而由于南头镇土地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对政府而言,收储整备开发难度极大,这也要求了南头镇的“工改”需要另辟蹊径。于是,当地形成了“统一规划、分类施策、政策引导、招建并行”“引导、服务企业自改”的主要工作路径和特点。

“有态度才有温度,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市派驻南头镇工改组成员卓文生说。坚持问题导向,南头镇工改组聚焦企业关注的政府收储、分割销售、年限增加、财税补贴等政策领域,协助企业完成“工改”项目。

为了更好地服务“工改”主体,南头镇工改组编制了南头“工改”《工作流程表》,详细列举项目全流程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对每个项目绘制“路线图”、列出“时间表”,明确具体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员,实施挂图作战,要求全体“工改”干部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质效。

同时,新一批“工改”干部于近期进驻到各镇街,完成了又一次新老交替。“要下足功夫,精益求精,做好微服务,让精准服务真正落实到行动中。”马生江对南头镇“工改”新人说道。为推动“工改”项目顺利落地和提档升级,当地工改组前一批的“老兵”主动带领“新兵”前往“工改”一线,通过协调会、调度会、实地调研等工作方式,帮助项目团队克服难点。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