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员、执法人员与市场负责人、商户进行交流,了解市场垃圾分类情况。洪喜鹏 摄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由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2023年中山垃圾分类社会监督直播活动(第一期)启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以及相关部门代表走进位于西区街道的长洲翠景市场和沙朗水果批发市场,对两个集贸市场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该活动同步在中山网视频号进行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7616。
今年为何选择集贸市场作为首站?市城管和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副科长陈达鹏说,市场是居民日常中接触较多,且垃圾分类参与度较高的场所。据统计,目前中山城区32个市场已全部实施垃圾分类,日均厨余垃圾量20吨。
“我是卖水产的,一天下来也产生很多厨余垃圾的,比如动物内脏、鱼虾残骸都是厨余垃圾。此外还有废弃塑料袋。”长洲翠景市场水产商户说,该市场设置了专门的厨余垃圾收集容器,要求商户统一投放。“市场一般一天会有5次收集时间,都是定时来收集。”
沙朗水果批发市场水果商户表示,该市场给每位商户配备了一个厨余垃圾桶,果皮、纸箱包装袋和废弃胶带,他都统一放在其他垃圾桶,等市场垃圾车来回收处理。“纸皮能回收,我都是折叠好下次用,或者卖给再生资质企业。”
“总体来说,我给他们打8.5分,仍有进步空间。”人大代表梁洁心表示,两家市场从宣传和前端培训,到实行源头分类、收集,商户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可以打造一个标榜示范点。
“市民不愿分、不懂分、垃圾分类意识较低,主要还是宣传推广力度欠缺。可以选择从重点人群入手,进行宣传教育。”政协委员罗栩强提出,可通过设立文明诚信商户激励机制,激发商户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同时,保持每一处垃圾投放点、垃圾桶的周边卫生干净整洁,让市民更愿意前来投放垃圾。
记者 黄靖怡 见习生 颜子怡 通讯员 孙乐言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