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中小企业、“创二代”唱主角,“中山企业家日”向未来致敬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中山+

11月1日是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延续过往传统,市委、市政府在这一天举行企业家座谈会,以城市名义向全市企业家致敬。与前两届不同的是,今年座谈会主要邀请科创型中小企业负责人和“创二代”企业家参会,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对年轻企业家厚爱三分,坚定拥抱企业未来、拥抱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决心和信念。

11月1日是第三届“中山企业家日”。延续过往传统,市委、市政府在这一天举行企业家座谈会。记者 夏升权 摄

企业家精神,体现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视野开阔、追求卓越等方面,同时在道德、社会价值等层面有着更高的追求。中山是一座注重企业家精神传承的城市。从百余年前走出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等“现代四大百货公司”创始人,到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威力、小霸王、乐百氏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企业品牌,各个时期的中山,都有崇商重企的氛围,有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在今天,以明阳、康方为代表的企业,在中山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岌岌无名,到走向世界。它们始于梦想,厚积薄发,从一颗草籽长成一棵大树,繁衍出一片森林,书写了城市与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佳话。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明阳集团供图

企业家精神,绝非遥不可及。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实干苦干,坚持守法经营,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人皆可言“企业家精神”。今日中山,拥有60多万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活跃,正是企业家精神最彰显、最勃发的地方。中山企业“龙头”虽少但有“群狼”,众多的中小企业是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其中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就是未来骨干企业、大型企业的苗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股”。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白手起家的“创一代”们带领企业一路走来,到今天迎来了“创二代”接班的高峰期。这个过程,往往也是企业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续写新辉煌的“分水岭”。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创二代”们往往拥有更高的学历、更开阔的视野、更活跃的思想和更新潮的理念。只要加以引导,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合适舞台,他们就可能迸发出令人惊奇的能量。

一个城市未来发展靠什么?靠的是科创型企业的生生不息、成长壮大,靠的是年轻企业家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当这两个群体、两股力量相互交汇、相互赋能,必定能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天地,为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也是中山在企业家日这天,让中小微科创型企业和“创二代”企业家唱主角的用意所在。正如市委书记郭文海在会上所说,“向你们致敬,就是向中山的未来致敬!未来要靠科技创新,要靠年轻一代企业家去传承!”

图为完成整治后的火炬高新区孖涌,其为中山治水成效的缩影。记者 余兆宇 摄

企业能不能发展好,并不单单是企业家的事。致敬未来,党委政府就要想到未来。近年来,中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头号工程”,高频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设立“书记市长直通车”、各镇街“中易办”企业服务中心等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听取企业意见,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并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妨碍项目审批的“瓶瓶罐罐”,打造大湾区审批效率最高、项目落地最快的城市之一。同时,中山坚定不移打好“工改”、治水两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为广大企业安心放心、扎根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山是块福地,我们会抱定这个地方一直干下去。”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诚由衷的一席话,道出了广大企业家的心声。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会企业中,有的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际行业垄断,有的厚积薄发向国内行业头部企业进军,有的对标全球一流致力打造民族品牌,有的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上日下苦功……谈吐间,企业家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们现场交起朋友,进行产业链协作对接,畅想未来可能的合作商机。也许今天,他们口中的梦想仍然只是一颗“种子”,但只要政企同心、全力奔跑,相信终有一日,他们会像老一辈企业家一样,实现梦想、收获成就,为企业、为城市、为家国贡献力量。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