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1.9万多个入河排污口有了“身份证”
发布时间:2023-05-09 来源:中山+

“入河排污口累计排查长度超过3000千米,为19671个入河排污口标注位置、图片、状态等相关‘身份信息’,目前已完成与省系统的数据对接,每半年会更新一次中山入河排污口相关数据。”近日,由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发的中山市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APP,已全面录入了中山市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及图片,并与省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全市19671个入河排污口档案信息实现了动态更新管理,有了可监测溯源的“身份证”信息。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排查排污口基本情况。通讯员供图

自2021年起,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以无人机航测+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人工拉网式排查为主,公众问询等为辅”的排查方式,建立“天、地、水”一体化排查体系,全面摸清各类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为后续排污口精准整治奠定基础。在人力难以抵达的可疑排污口点位,排查队员会放出无人机,打开“天眼”观测水流,让隐藏于水面下的入河排口无所遁形。在无人机难以察觉的林下、桥下、草丛下排口,“环保铁军”会以“拉网排查”的方式,不畏艰难,实地核查,不放过任何疑点。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四级主任科员刘露莹透露,中山作为广东省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3个试点城市之一,2021年已基本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工作。

据介绍,“中山市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系统和APP实现了全市19671个入河排污口的“身份证”式管理,不仅可以随时报告排污口整治工作进展,动态更新排污口情况,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排污口整治和监管工作效率。有了“身份证”信息,一旦发现河道排放异常,就能通过调取排污口信息,及时追溯、倒查问题,为从源头上监管污染物进入水体,推进水污染环境治理提供了信息支撑。也为深入开展重点排污口溯源,进一步细化排污口分类,落实责任、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提供了保障。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陈彦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