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在“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2023年中山市庆“五一”劳模事迹分享会暨职工文艺演出上,作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中山市人民医院科教部主任、中山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伟佳受邀参与分享。
在台上,王伟佳将自己14年的从医经历娓娓道来。“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团队走开拓创新的道路,扎根基层,服务一方百姓。”他说。
感受到温暖,所以甘于奉献
说起自己与医学的结缘,王伟佳回忆起了1999年的夏天。那时高考完刚出成绩,王伟佳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医学院校。“那时的我就想穿上白大衣,救人危难时。”王伟佳告诉记者,那年秋天,他如愿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并开启了自己的漫漫学医路。
在医学本科毕业后,王伟佳不甘现状,又先后取得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在2009年博士毕业那年,来到了中山市人民医院。
“这是我投的第一份简历,也是我做第一份工作。”王伟佳告诉记者,在中山的这14年,他感受最深的不仅是中山的博爱与包容,更有中山对于人才的重视。“那时我刚毕业,只身一人来到中山,连个住所都没有,但市人民医院主动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决定扎根中山,在医学上有所突破。”
就这样,王伟佳努力利用自己所学,在医学研究的路上刻苦钻研。在2010年科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带领仅有的4人科研团队开拓创新,创造了很多个“中山市第一”。2012年,王伟佳更是作为首批外派人员赴比利时根特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和中山市重大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填补了中山市卫生系统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广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第一主编出版专著1部。
这些成绩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坚守。据他的同事介绍,为完成一个个科研创新,王伟佳几乎放弃了个人休闲和娱乐时间,把所有工作以外的时间都花在大量的阅读与学习上,每天晚上看文献、写文章、写标书、做课件,经常忙到深夜12点。
“我作为中山引进的优秀人才,享受了政府人才政策待遇,得到了党和社会的关心、帮助,所以我也想尽自己所能,回报给中山和人民。”王伟佳说道。
被触动所以努力突破
都说医者仁心,在王伟佳的从医历程中,也有很多被深深触动的时刻。
“我记得那是2019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我带领团队开展CART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那时,一个17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女孩的母亲深深触动了我。”
王伟佳告诉记者,因为常年在外治病,那个小女孩的家庭已经一贫如洗,当得知市人民医院在开展CART临床研究项目,小女孩的妈妈带着最后的希望,过来接受治疗。“当时小女孩全身肿瘤细胞占比超过85%,不仅化疗耐药,存活期短,而且抗拒一切治疗。但她的母亲,尽管为了省钱每天吃着孩子的剩饭、尽管和我们讨论病情时常常以泪洗面,但在孩子面前,她永远保持坚强,不断鼓励孩子要坚持治疗。”王伟佳表示,被这样一个坚强的母亲而感动,他心里想着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们。
王伟佳联合国外细胞治疗专家和市人民医院的血液内科团队,决定给她进行尝试。因为肿瘤负荷过重,整个治疗过程异常凶险,所有团队成员都是24小时坚守岗位,所有的病历讨论结果都以最快速度反应,经历整整一周的奋战,这个孩子骨髓和外周血的肿瘤细胞被完全清除至0%。
“我还记得,当我们把检测报告拿给这位母亲时,她喜极而泣。在出院前,这个小女孩给我写了一封信,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她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渴望,这也给了我充足的动力,我一定要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继续深耕下去。”
截至目前,王伟佳所带领的项目组已成功治愈多名化疗无效的难治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还在国际率先开展双靶点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超过10名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康复出院。这些创新性的临床研究,不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更是给那些绝望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今年,王伟佳受聘为“中山市卫生健康领域特聘人才B类”。前不久,他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未来,他表示,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科研创新这条路上砥砺前行,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的治疗中,用医学研究造福于民。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