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院长李乐愚在坐诊。记者 王云 摄
中山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目前,我市正全力以赴、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实施,力争通过三年时间,项目目标全面实现。市中医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公立三甲中医医院,在此次推动项目实施中如何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岭南中医药影响力迈上新台阶?近日,市中医院院长李乐愚接受记者采访,他介绍了该院近三年来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做法。
■共建15家医联体医院,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技术引领,医院区域疑难危急重症的救治水平显著提升。”李乐愚介绍,该院努力提升综合救治服务能力,积极引进ECMO(体外膜肺氧合)、PET-CT等先进设备,相继通过了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癫痫中心认证,获批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珠江西岸铥激光培训基地等,获评为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全面提升了医院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实力。该院肿瘤中心顺利获批中山市唯一一家卵巢癌国家质控中心(建设单位),高分通过CAAE国家二级癫痫中心现场评审,医院各专科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该院国家、省级重点专科的技术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分级诊疗的落地和联盟医院医疗质量同质化提高。李乐愚介绍,发挥市中医院“治未病”联盟作用,指导各镇街医疗单位建立“治未病”中心,医院治未病服务连续被广东省中医药局评为5A级(最高)。共建医联体医院15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起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年来提供中药代煎代配达702万剂
“我们开设夜间门诊,通过延长服务时间、安排高资质坐诊专家、提供配套服务等措施,以错峰诊疗模式为上班族、学生以及白天没时间就医的患者提供精准、规范、便利、系统的医疗服务。”李乐愚表示,医院提供中药代煎配送到家便捷服务,西药可随中药配送,减少患者排队候药时间。近三年来提供中药代煎代配达702万剂,配送到家达98.35万人次。
该院开通 “互联网+护理”服务,把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在门诊大堂开设便民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简易门诊、“一站式”退费等服务窗口,可以一站式完成开药、打印门诊病历及证明盖章、门诊费用清单、办理特殊病种等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患者来回跑动。设立行政总值值班点、投诉服务中心,方便市民反映并能及时解决看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解决患者多次来回排队缴费的不便问题。实行智慧化停车管理。医院总车位近2500个,通过代客泊车、优化停车指引等举措,急患者之所急,极大缓解停车难问题。
该院2020年9月被评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李乐愚介绍,医院广东省名中医人数达到9名,为多位省名中医建立名医传承工作室。
■推动中医病种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改革
该院积极配合市医保局推动中医特色治疗病种的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改革。2021年4月,中山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医特色治疗按病种分值结算,科学遴选出25个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的中医特色治疗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分(值)同价结算,改变以往定额支付、实报实销的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发挥中医药临床价值、治疗价值,提升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为了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医药,该院不断推进扩大中医病种的纳入范围,2022年度配合市医保局把中医特色治疗病种扩展至76个,日间治疗病种增至25个;2023年扩展至98个,日间治疗病种增至50个。
李乐愚表示,该院配合市医保局在全国开创实施中医日间治疗病种分值结算、中医康复治疗病种床日分值结算等“两个率先”,在全省开创实施中医特色治疗病种分值结算、基层病种分值结算、西医为主增加中医服务病种分值结算等“三个率先”,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独特优势、实现“健康中国2030”发展目标提供了“中山经验”。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琳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