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名医
十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大格局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中山日报


   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厅,患者正在办理就诊业务。(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健康中山建设,率先实现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提高,卫生健康工作亮点纷呈,不断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改善医疗服务

随着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医院也在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上不断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我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12家二甲医院接入互联网医院云平台,25家公立医院全部上线健康中山“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在线护士近千人。推行“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患者在三大医院看病开具处方后,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可在家门口药店取药或送药上门,实现便民利民。

中山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和中山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对中山市29家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工作,该项目于2013年正式开始实施,切实推进了中山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和检验结果可以互认的便民利民工作。

我市在2016年开始将部分病种日间手术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开展。市人民医院是中山市第一批试点医院,日间手术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手术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其家属误工、照护等经济和生活压力,同时也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013年9月,市人民医院启用了现场自助预约系统,优化了门诊服务流程,缩短了就医等候时间。为解决“一床难求”难题,市人民医院去年2月床位预约平台上线后,患者和家属告别了在医院排队等待床位的情况。该院去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今年9月获全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将进一步推动我市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近十年来,我市推动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镇街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医疗服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1+N”系列医改文件。2014-2015年相继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医联体”试点、促进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医师多点执业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文件。

“现在不用再扎堆去大医院看病,在社区就可以看上三甲医院的专家了。”家住东区的吴阿姨这样说。作为我市医改的新探索,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我市第一家社区医院,并于去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结合居民需求,该社区医院积极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三家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将三甲医院不同特色和特长的专家团队和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到社区,让基层群众在社区医院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高端检验检查设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的专家服务,方便又实惠。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就近为群众办实事。2019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对南朗医院进行了托管,将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下沉到镇街,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在三甲医院约不到的专家号,可以在“家门口”的镇街医院约到。目前,市人民医院与南朗医院、坦洲人民医院、横栏医院、黄圃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沙溪隆都医院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共与45家镇街医疗机构组建专科联盟,形成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格局,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医共体。

推动镇街资源高效利用,我市“强基层、补短板、优供给”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级“强基层优服务”标准。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不断推进,“两病”管理下沉到社区,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进一步提升。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中山市骨科医院自2019年开业以来,依托北京积水潭医院尖端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教学能力,将“积水潭”的品牌引进到中山,留下一个带不走的“积水潭”。目前,中山市骨科医院不断做大做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骨科联盟,累计完成大湾区9市14家骨科联盟医院授牌,完成异地疑难患者手术100多例,为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的患者提供高端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我市骨科技术在大湾区影响力不断提升。

去年9月,陈星海医院成为我市首家入选“港澳药械通”的医院,目前,该医院已引进7款港澳药品及1款港澳器械,自“港澳药械通”政策实施以来,已经有数百名粤港澳大湾区群众了解咨询药物情况,并有深圳、广州、珠海等地患者慕名前来中山使用“港澳药械通”产品。“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实施,为生活在中山及周边的群众带来便利,大家不需出境就可以在陈星海医院使用到国际新药,同时政策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提升。

今年8月,我市承办了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及众多中医名家、港澳中医药界代表云集中山,代表们对中山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产业体系及中医药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成立,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的28家医院获颁粤港澳大湾区ECMO联盟成员单位牌匾。我市用ECMO技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医疗机构对接,共同建立更加积极有效的生命救治通道,实现与大湾区高水平医院在技术、培训、科研方面的优势互补。

当前,省明确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为中山创造了深中通道和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市将围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这主线,打造统一的便民惠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急救体系建设,建立两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商和交流机制,加强重大疫情联防联控,优化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服务,支持和推动深圳社会资本、名医名院名诊所在中山开办高水平国际化医院或名医诊疗中心,落实两地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措施,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便捷流动和共建共享,全面加强中山和深圳两地医疗卫生深度合作,促进两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一体化发展。

记者 周映夏 王云  通讯员 李永昌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方嘉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