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网讯 中学生小志(化名)近来频繁出现腹痛、腹泻,每天会发生4至5次,给他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为此,小志曾前往多家综合医院消化科就诊,但均未查出明确病因。在消化科医生的建议下,小志转到心理门诊就诊,最终被诊断为“躯体化症状”。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后,小志的腹泻症状逐渐缓解。
“情绪不通过语言表达,就会通过身体表达出来。”心理治疗师卢惠鹏介绍,所谓“躯体化症状”是指人的不良情绪或行为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被长期压抑后转化而成的躯体疼痛、痉挛或不适感。在临床中,各种莫名的情绪紧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肌肉易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若无法找到躯体病因,那可能是患上了“躯体化症状”。
卢惠鹏告诉记者,像小志这样的情况,在排除躯体病因之后,常采取“短程心理治疗”,一般周期在4至8次。在治疗中,心理治疗师会对小志的腹泻症状进行“生物、心理、社会”再评估,从而架构心理学角度上的解释。根据这个解释,再进一步对小志做有针对性缓解症状的治疗。卢惠鹏表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躯体化症状”,建议及早拨打中山市心理援助热线0760-88884120寻求心理援助,或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