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网讯 日前,中山一名10岁小男孩小万(化名)持续发热、头痛两周,在我市博爱医院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经过驱虫和抗炎治疗后,孩子康复。
在小万刚刚入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小万的不适却未有明显改善。正当医生困惑之时,小万的血常规和血涂片结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就是寄生虫感染。于是医生再次追问小万是否有吃生鱼片或其他特殊的饮食习惯,但家长都一一否认。那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小万感染了寄生虫呢?
“这会不会和蜗牛有关呀?”经过一番回忆,小万家长提起雨后小区里常见“大蜗牛”,小万最近很喜欢拿起来玩。医生提醒,这种“大蜗牛”也叫非洲大蜗牛,属外来入侵物种,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医生再次复查小万的脑脊液并完善病原高通量检查,结果广州管圆线虫序列数明显升高,结合临床诊断小万为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
据了解,对于多数人来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是一种像感冒一样,能靠人体自身免疫达到痊愈的自限性疾病,可一旦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话能使人致死或致残。医生建议,避免直接接触“大蜗牛”的分泌物,不慎接触之后注意清洁双手,注意食物与螺的隔离,避免食物被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