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于今年9月联合印发了《中山市进一步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那么学校方面落实情况如何呢?
10月20日,中山垃圾分类社会监督直播活动第三期,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以及有关部门代表一起走进香山小学。梁敬贤 摄
10月20日,中山垃圾分类社会监督直播活动第三期,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以及有关部门代表一起走进香山小学。作为首批中山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之一,香山小学从设施配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已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收集“一条龙”
香山小学是中山近年来新建的公办小学之一,在规划之初,已将垃圾分类设施纳入计划。
地面投放点设置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三个投放口。梁敬贤 摄
与大多数场所不同,香山小学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分为地面与地库两部分。地面投放点设置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三个投放口,并清晰列出垃圾种类归类。被投入的垃圾顺着管道滑入地库垃圾收集点,有序分类的同时,确保校园内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每天下午2点左右,我们会将厨余垃圾运到这里来。”香山小学老师吴洁监说,从本学期起,学校实行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每天中午,饭堂将餐食送到各教室。教室门口均设置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箱,学生们用餐后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若当天有牛奶,学生饮用后将盒子内外清洗干净,再投入牛奶盒回收桶。“开学后,这些措施实行一个多月,学生基本都适应了。”
每天中午,饭堂将餐食送到各教室。教室门口均设置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箱,学生们用餐后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梁敬贤 摄
今年6月初,全市开展了校园牛奶盒回收活动。“牛奶盒制作材料都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每回收1000个牛奶盒,就相当于保护了一棵大树。”中山绿源联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敏说,目前全市参与的学校平均每周共回收1.8万个牛奶盒,希望能有更多学校参与进来。
家校联动推广垃圾分类
市政协委员陈恒才认为,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是提升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家校联动”,通过孩子来影响家长,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校园“出彩廊”里,展示着木筷子制成的灯笼、垃圾袋做成的裙子、酸奶盒做成的分类垃圾箱、塑料瓶改制的摆件……这些手工制品都是学生自行或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梁敬贤 摄
在香山小学,《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正在融入教学课堂。“读本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指引,孩子家长都可以共同阅读、学习。”吴洁监说,结合该读本,老师们通过课件、手绘、黑板报、手工制作等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学。在校园“出彩廊”里,展示着木筷子制成的灯笼、垃圾袋做成的裙子、酸奶盒做成的分类垃圾箱、塑料瓶改制的摆件……这些手工制品都是学生自行或与家长共同完成的。
“学校举办的各种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家长们都十分支持。有一位从事环保工作的家长,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已申请发明专利的办公废纸回收箱。”吴洁监说。
“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真的将垃圾分类意识根植到孩子心里。”家长代表表示,孩子们都会自觉地将快递箱、饮料瓶收集起来,自觉将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受孩子影响,家里已经在进行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了。”
记者 黄靖怡 通讯员 孙乐言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