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画家张燕芬。 记者 明剑 摄
澳洲鹈鹕主题作品。
张燕芬常常用羽毛装饰画作。
作品《柠檬树上的鹦鹉》
作品《鸟语花香》
“艺术让我的人生走出低谷。”已跨入甲子之年的张燕芬打扮精致,表情温柔。她说,自己的养生秘诀,就是画画。
今年4月12日,澳洲华人画家张燕芬在中山红博城的广东云峰画苑举办个人油画作品展“艺术激活生命”,并发布同名散文集。办展、出书,是她疫情之后回到中山最想完成的两大心愿,如今都已实现。
她原是一名中国的护士,如何在澳洲转型成为画家?在即将返回澳洲之前,张燕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鹦鹉改变了我的思维”
在本次展览中,有一批鹦鹉主题的作品格外醒目。那是她近年的新作。“鹦鹉改变了我的思维。”疫情之年,张燕芬一个人被困在悉尼的家中。小小的阳台,就是她的画室。家人都在海外,张燕芬的身边,只有不时前来“问候”的鹦鹉“美美”。那是澳洲野生的葵花鹦鹉,白羽黄冠,声如婴孩。“我家阳台常有鹦鹉来往,但只有美美,几乎每天早上都会飞到临近阳台的树上,摆好姿势。” 她在阳台画画,它则在树上玩耍。“很多鹦鹉吃完我提供的食物就跑了,但美美会一直陪着我,直到下午四五点。”
在与美美的朝夕相处中,她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心电感应:人与动物是可以交流的! 她用最绚丽的色彩,点缀它的世界,有一些画中,甚至还融入了鹦鹉飘落的羽毛,让画面更立体、可爱。
“我认识张燕芬女士是2013年,她当时也是在广东云峰画苑办展览,画的是澳洲的大自然和动物塘鹅。她的用色很独特。这次她的鹦鹉系列,从二维平面提升到三维。我为她在艺术路上的成长感到高兴。”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博士评价道。
“向着光的方向前进”
事实上,张燕芬非艺术院校出身。青年时,她毕业于护士学校;后前往暨南大学学习儿科。但从小到大,她一直喜欢舞文弄墨。在暨南大学工作期间,她顺便报名参加了知名学者许翼心主讲的中国当代文学研修班,她的文学评论作业被老师推荐发表在《花城》杂志上。“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她“转岗”担任暨南大学统战部的秘书。
“让我们内心保持她的微笑,向着光的方向前进。”在个人散文集中,张燕芬写下一句自勉。Mona何尝没有流过泪?事实上,张燕芬当年之所以选择在女儿两岁时就留学澳洲,个人婚姻的不如意占了很大因素。她想闯出一个新天地,为自己,也为孩子。在澳洲,她学过市场营销、时装设计,做过助理护士、地产代理、也开过属于自己的珠宝时装店。她一边工作,一边绘画。艺术就是照亮生活的那束光。她先后报名参加了北悉尼皇家艺术学校的写生课、悉尼艺术学院的高级油画班。2009年,她成为澳洲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会员,2010年举办了个人画展。
珠宝与绘画的交融
长期的艺术训练赋予了张燕芬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澳洲谋生期间,她偶然发现商场里的珠绣服装价格不菲。“上面标价是一千多澳币,那可是三十年前的消费水平。”她忽然想起,父亲有相熟的朋友在中山沙溪做珠绣服装。她连忙回国联系相关厂家,争取到设计师张肇达的珠绣服装在澳洲的代理权。这些“中山制造”的礼服获得澳洲顾客的格外青睐。她的生意从悉尼逐渐拓展到墨尔本、堪培拉、珀斯、布里斯班。
“后来这种服装风格不流行了,我便转去做成衣,但经营不善,亏本告终,又转行做珠宝设计。”她在北悉尼开办了一间名叫“MONA FASHION”的珠宝礼服店。刚开张时,小店没有什么名气,生意冷清。助理向她建议,不如你送一套首饰给丹麦的玛丽王妃作为贺礼,娘家在澳洲塔斯马尼亚的王妃当时刚刚怀孕。张燕芬对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将信将疑,但助理表示,王妃十分亲民,肯定会接受这套首饰。张燕芬便试着亲手做了一套玫瑰金金链加玉石的首饰寄给王妃。两个星期以后,她真的收到了王妃的感谢信。她将这封信展示在小店的橱窗内,果然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与关注。
喜欢画画的张燕芬还尝试过珠宝设计与绘画的结合。一次,她从当地教堂的慈善捐赠会上买回一幅法国风景旧画,突发灵感,手工加贴上珍珠、水晶与贝壳等装饰。“这幅珠宝画多少钱?”时常有顾客问价,但张燕芬始终舍不得将它卖出,因为仅此一幅。
“画画是最好的养生”
回顾自己这三十年在澳洲发展的历程,人生起起伏伏,张燕芬一直肩负着生活的压力。而艺术则是她排解郁闷与焦虑的良药。白天工作的她一般晚上作画,有时从七点一直画到深夜一两点,她仍不觉累,“画到兴奋之处,常常忘记时间。” 周末不用上班,更是她尽情享受绘画的美好时光。三十年光阴沉淀,她积累了几百幅作品。
她用色大胆鲜明,使观者不由激发出快乐的多巴胺。她喜欢抽象的风格,画中事物常常是边界模糊,给人朦胧感。除了动物,日出也是她情有独钟的主题。橘红、枣红、金黄交融的霞彩,由黑色地平线迸发而出的白光,加上墨绿与深蓝暗涌的海水作烘托,更显出太阳的力量。
“2009年,我和女儿在悉尼南部海边目睹了一场神奇而壮观的日出,精神为之一振,它留在我们内心的震撼久久不曾散去。”对张燕芬而言,大自然唤醒了她体内潜藏的创作激情,她接连创作了好几幅日出画作。
“艺术让我的人生走出低谷,我把画画看作最好的养生疗法,让心理保持年轻,让生活五彩缤纷。”记者眼前的张燕芬,眉宇舒展,表情柔和。其实,她也有生气的时候。画册中的一幅红树林作品,正是其愤怒心情的写照。强烈的红色、蓝色与黑色,在画布上肆意流淌。
“画作完成时,怒气也扑灭了。”
记者 廖薇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