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爱与自由是每一代人的追求
三位青年艺术家演绎音乐大师谭盾《武侠三部曲》,诠释三人心中的“武侠”
发布时间:2023-08-07 来源:中山日报


   青年艺术家现场演绎谭盾经典作品。

《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三部中国电影“大片”的配乐都离不开一个人:谭盾。作为当今国际乐坛上赫赫有名的华人音乐大师,他尤其擅长以国际化的音乐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源自电影配乐的《武侠三部曲》,同样也不例外。

旅法小提琴家黎雨荷、中国十大钢琴家之一元杰、旅德大提琴家聂佳鹏,三位杰出青年艺术家不久前将这部作品搬上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展开跨时空对话,为我们生动诠释了艺术大师谭盾与他们三人心中的“武侠”。

◎问:对于《卧虎藏龙》《英雄》《夜宴》这三部电影的配乐,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聂佳鹏:这三部作品讲述了不同时代之下的不同故事,但共同点是武侠情感。谭盾老师运用了很多特殊的技法来表现刀光剑影,如人造泛音、用琴弓敲琴或敲打钢琴琴板等。我对《卧虎藏龙》的主题曲印象最深,小时候我看过电影,也听过马友友的演奏版,它的音乐旋律代入感很强,让人过耳难忘,勾起每个人心中的江湖梦。

●元杰:我演奏的《夜宴》奏鸣曲,相对来说是这三部曲中心理描写最多的。这个哈姆雷特式的故事,把爱恨情仇表达得非常复杂。音乐方面也是如此,谭盾老师用了丰富的钢琴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其第三乐章有一段表现男主角对人间美好的向往,但时刻被刀光剑影所打破,因此,音乐在抒情中夹杂着“打斗”,“打斗”里又混杂着人情冷暖,很有意思。第四乐章《我用所有报答爱》我认为完全是写给女主角的,她的心里只有男主角一人,这样的爱情一尘不染。这可以说是整部“武侠三部曲”中写得最为纯粹的一个乐章。

◎问:作为年轻人,你们是如何理解“武侠”的?

●聂佳鹏: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幻想着行侠仗义,驰骋江湖。作为音乐演奏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把谭盾老师和我们心中的武侠梦最大限度地展现给观众,引发共鸣。

●元杰:我觉得“武侠”是一个人逃离现实、抵达理想的桃花源,飞檐走壁、武功绝学和不顾一切的爱恨情仇,只有在武侠中才能实现。对我来说,演奏“武侠三部曲”也是帮助我们通往自由世界一座桥。

●黎雨荷:谭盾老师则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武侠”的重点在于“侠”,“侠”字本身就是单人旁加一个“夹”,武侠就是“夹着尾巴做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侠文化是跟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体现。

◎问:你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仍喜欢武侠文化吗?

●聂佳鹏:现在的文化更多元,更开放了。小孩子喜欢超人这类卡通人物,其实跟武侠也是相关的,都是一种英雄主义,人们始终在追求正义和真善美。

●元杰:的确,爱与自由是每一代人的追求,武侠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就像金庸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作品仍然畅销。我现在还能唱得出小时候听过的经典武侠歌曲,像《沧海一声笑》,旋律朗朗上口。我相信《武侠三部曲》也会在一代代中流传下去,成为经典。

●黎雨荷: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其本身的魅力不会因有多少年轻人喜爱而受到影响,就像我们做音乐的出发点,我们会先考虑自己喜不喜欢,然后才能进行令人信服的诠释,再去感染别人。我觉得时间像一个轱辘,它必须有前人的积累,不停地回首,才能不断前进。传承与创新,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问:谈到创新,谭盾老师在国际上十分成功地将中国文化和西方音乐语汇交融,他的创作,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聂佳鹏:谭盾老师把中国武侠在内的中国文化展现给全世界,他的很多作品都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和许多伟大的音乐家的喜爱,这非常了得。我们曾经与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美国费城乐团共同演奏武侠协奏曲,得到观众的热烈反响,这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元杰:有意思的是,谭盾老师运用了西方的体裁如奏鸣曲、乐章,以及和声理念等,但他骨子里却是中国的,音乐中有模仿古琴的声音,制造鼓瑟齐鸣的效果,采用中国民间原始节奏,旋律是西北的五声调式,但融合之后就成了非常世界性的语言。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守正创新”,他守住了我们这个根,又用创新的方法宣扬中国文化,这非常值得文艺工作者学习。

●黎雨荷:首先,谭盾老师是一位个人风格旗帜鲜明的作曲家,这需要非常深厚的艺术积淀才能做到。他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中,多年来在西方生活,接受教育。你会发现,他的音乐虽以东方文化为重要元素,但有很多突破性的创新作曲技法。可见,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作曲家,或者是说实力强劲的作曲家,你首先要有自己的风格;其次,要多去世界各地看看,吸收不一样的文化,最终形成自己擅长的一面。

文/梁绮娜 廖薇

◆编辑:龙慧◆二审:苏鹏蕴◆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