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社的学生在彩排白口莲山歌小戏《送哥去当兵》。
近日,在广东开放大学(原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排练场上,文传学院戏曲社的8位同学身着中山本地客家人传统服饰,紧张排练着老师自编自创的白口莲山歌小戏《送哥去当兵》,准备参加即将举办的中山市音乐舞蹈花会比赛。
在现场,该项目市级传承人毛章娣、周展基悉心指导学生的唱腔和一招一式。文传学院院长蓝天告诉记者,该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广东开大的办学平台,整合社会资源,面向基层培养我省高素质的珍稀剧种表演人才,同时,培育观众群体,恢复小剧种的地域文化生态,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
协同育人破解人才匮乏难题
广东是戏曲大省,现有剧种12个,多为影响力较小的珍稀剧种,一些剧种从业人员不足百人,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2017年,广东开放大学联合省非遗促进会创办戏曲表演艺术专业,主动承担起省内珍稀剧种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职责,开启国内基于开放教育培养专科层次珍稀剧种传承人的先河。
珍稀剧种主要分布在偏僻的地区,受众人数少,传播力弱,集中开展人才培养困难较大。开放大学发挥体系办学的优势,根据各剧种的分布情况,在相应的市县分校设立办学点,方便学员就近入学。报读者多是专业演员,常年在基层演出,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灵活便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员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办学点设置大师工作室,采用传统的“师徒制”,聘请相关剧种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亲自为学员教授唱腔、身段、毯功等课程。学校与当地的重点剧团签订协议,共建各剧种的传承基地,为学员提供更多的登台实践机会,剧团也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到演员队伍中。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学校+行业组织+剧团+传承人”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基地培养的人才涵盖西秦戏、白字戏、雷剧、采茶戏、正字戏、潮剧等剧种,办学点分设湛江、茂名、汕尾、梅州、汕头等地。目前,已有320多人完成学业,其中不少人被评为三、四级演员,成为各自所在剧种的骨干力量,为珍稀剧种的发展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
让戏曲在社区校园发扬光大
一个剧种的文化生态修复仅靠培养专业演员是远远不够的。基地成立之初就把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和弘扬传播戏曲文化确定为今后的两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基地发挥专业艺术教育的优势,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面向社会创办各个剧种的传习所。基地选派优秀的教师和学员到传习所为戏曲爱好者义务开办培训班,同时聘请林奋、彭美英、吕维平、吴佩锦、陈翠媚等各剧种的代表性传承人登堂授课,吸引了大批戏曲爱好者报名学习。
为了调动学员们参加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学校将学员参加的各类社会服务纳入到实践课程的考查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参加戏曲公益演出活动。近年来,学校还结合“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和老年教育工作,走进校园、田间地头、社区,义务为中小学生、农民、社区居民和老年人演出150多场,观众达7000多人次,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也扩大了地方戏的社会影响,使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学校还与湛江雷州、梅州五华等地的教育部门合作,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为当地中小学校培训戏曲师资,让戏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将校园美育和珍稀剧种结合
珍稀剧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中华美育精神,是面向学生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基地每年面向全校师生或社区,组织1到2次戏曲表演艺术专业的汇演。通过展演,将不同的剧种整合到同一台演出中,文化传承与美育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同一时空中体验和欣赏到不同剧种的艺术魅力。在学院的支持下,基地还成立了戏曲社,面向全校学生招聘戏曲爱好者,由专任教师和外聘指导老师定期开展辅导和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文化公益活动,把美育与校园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戏曲文化教育,基地先后开出了《岭南戏曲欣赏》《粤剧欣赏》《岭南文化概论》等特色公选课,自编教材,录制视频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开展美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在戏曲文化的浸染中陶冶情操、温润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