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振铃作品《儿童游戏》系列之《打榄核》。
邓振铃作品《故园忆旧图》局部,中山县立中学原址,现在的中山开放大学。
邓振铃
城市的扩张、生活的巨变,让许多旧时的城市风景都消失无影。但在中山本土民俗画家邓振铃的笔下,人们仿佛又重遇了老一辈中山人的生活。
年过八旬的邓振铃依旧精神矍铄,他健谈、开朗,常年坚持早起,每天在自家楼顶天台的小画室“拙趣园”中勤奋笔耕。但见笔尖在画纸上游走,千姿百态的各色人物顿时“活”了起来。循着他的民俗长卷,我们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真切感受到昔日中山淳朴敦厚的风土人情、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
从石岐到开封,他不断精进画艺
邓振铃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他1939年出生于石岐,其祖屋就坐落在原九曲河附近。小时候的夏天,从学堂放学回来,邓振铃常常脱了上衣和邻里玩伴跳入水里消暑玩耍。载着果蔬和小商品的小舢板从他们身边缓缓驶过,耳畔依稀传来水上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现在的年轻一代,已很难在中山经历这样的场景了。”邓振铃向记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印象,带有几分惋惜感慨道。
受在石岐模范戏院当美工的父亲影响,邓振铃从小就喜欢画“公仔”。1956年,17岁的邓振铃跟父亲一起在模范戏院宣传组从事电影海报和广告画的绘制。期间,为了更加精进自己的绘画技艺,他先后在刘依农先生的西山寺“沙龙”画室学艺,拜中山画师黄千山为师,跟曾在日本留学的黄敏之老师学习西洋画的透视、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
三年后,邓振铃应征入伍,在部队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十五载青春激荡、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涯中,邓振铃的足迹遍及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河南等地,这使得他不仅能深入各个基层采风练笔,还得到了专业画家的指导,积累了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素材,作画功力也愈渐深厚。
1975年,邓振铃转业到妻子的家乡——河南省开封市。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是北宋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也是木版年画的发祥地,人文底蕴厚重,滋养了邓振铃的文化气质。1985年,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恢复成立,他先后担任画社的古版研究室主任、编辑部主任及副社长。
木版年画是“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表达了农民美好的生活愿望,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在开封工作的15年间,邓振铃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为他后来创作大型中山风俗画《故园忆旧图》和《岁晚趁墟图》等长卷作品奠定了技艺基础。
用画笔“复活”老中山民俗图景
1989年,邓振铃从开封调回中山工作,圆了落叶归根的夙愿。这期间,改革开放中的中山朝气蓬勃,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许多满载乡愁的人文风景却也逐渐消失。
“人老了,小时候的记忆反而更加深刻,我想把那些消失的风景画下来,给后人一个交代。”1999年年底退休后,邓振铃把中山民俗画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记忆中缤纷而纯粹的童年生活片段跃然纸上。其中生动而丰富的细节,引发一代中山人的心灵共鸣。
不少中山市民所熟知的《故园忆旧图》,是邓振铃62岁完成的画作。它采用传统中国画的长卷形式,长达23米,以“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由东至西,生动而又集中地展现了中山旧时风景,这里面不仅描绘了作者童年时在九曲河生活的景象,还有在伶仃洋、翠亨村、五桂山、沙岗墟、烟墩山、咸鱼街、天字码头等如今难觅踪迹的中山风物,被誉为“中山版《清明上河图》”。
此后,邓振铃又相继完成了《中山老行业》《铁城画旧》《岐江回望》《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中山)中医药拾遗》等系列“老中山”画作,用画笔绘下城市变迁,留住中山记忆。
普通人的生活折射一座城的文化
为了尽量还原“老中山”记忆中的画面,邓振铃花了大量时间故地寻访,查阅老照片、旧报纸,并采访了一些老朋友,比如李国瑞、杨悦生、刘居上等,他们的回忆和研究也为他的画面内容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细节。
《十二生肖与中山》系列民俗画,是邓振铃当下的创作,展现了中山地名中与十二生肖相关的风景。其中,虎年主题的画作描绘的是他儿时在虎口塘附近戏水的场景。
在邓振铃的画作中,不难看出,虽然旧时生活条件艰苦,老中山的童年仍不缺欢声笑语。在他所画的《儿童游戏》系列中,万花筒、跳飞机、抬花轿、打榄核……甚至抱腿单脚跳,都能让孩子们玩得津津有味,乐趣无穷。
2020年,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峰总主编的《中国风俗图志》系列丛书第一辑由泰山出版社出版,共11卷。它以“图绘+文献”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的生活场景和乡风民俗,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其中,由邓振铃绘图、刘居上编写的“中山卷”是广东的唯一“代表”。目前,该书已向海外输出英文版与日本版。
谈起创作“风俗图志”的初心,邓振铃淡然道:“我不是画家,而是一名画匠。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辈出,敢为人先,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底蕴就反映在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中,中山人的精神同样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有所体现。我希望通过自己接地气的画像,展现他们的精神。”
扫一扫看相关视频专题